昂仁县论坛
年7月7日,在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赴西藏举办慰问演出期间,中国剧协分*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彦一行赴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开展专题调研。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委书记、副团长周后有,西藏剧协主席、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委副书记、团长、一级演员边点旺久,还有来自西藏自治区藏剧团、自治区艺术研究所、西藏大学的老中青编剧、导演等创作者和研究人员以及来自堆龙措麦藏戏队的民间藏戏传承人代表等参加座谈。专家们就藏剧艺术的文化内涵、艺术特点、历史演进、现当代改革创新的经验得失和当下行业生态等展开探讨,研究藏剧艺术传承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此次调研是中国剧协多年来聚焦基层和民间戏剧,聚焦稀有剧种、少数民族剧种开展调研工作的延续,也是近年第一次针对藏剧开展实地调研。
一、传统藏剧的历史发展与艺术特征藏剧(又称藏戏)根植于藏族宗教信仰和民间生活,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剧种。其兴起于西藏,并传播至青海、甘肃、四川等地藏区,形成不同流派。藏剧艺术集藏民族文化之大成,以唱、舞、念、白为基本表演手段,综合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曲艺、杂耍等艺术门类。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一)藏剧的历史发展
对于藏剧的起源,有学者认为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修建桑耶寺时,莲花生大师所创舞蹈,即藏传佛教的跳神“多吉嘎羌姆”(金刚舞),或进而追溯到公元6世纪前后西藏苯教时期的说唱艺术。学界更为普遍认可的观点是,藏剧形成至今有余年历史。年,高僧唐东杰布为募集修造铁索桥的资金,创演“七姐妹”戏剧,被认为是藏剧创立的标志。藏剧的藏语称谓“阿吉拉姆”为“仙女”之意,即出自“七姐妹”表演。因表演者佩戴白羊皮面具,又称白面具藏戏。汤东杰布晚年将山南宾顿巴白面具藏戏的演出形式带回家乡日喀则的昂仁迥·日吾齐寺,在当地逐渐发展形成蓝面具藏戏。此后活跃的蓝白面具戏班不断创编新剧,积累了“八大藏戏”等一批大型传统剧目和20余个小剧目。清顺治年间,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借鉴汉、蒙古、满等各族宫廷和民间表演,创立了官营性歌舞队,并邀请民间藏剧班进哲蚌寺作助兴演出,至七世达赖创立雪顿节,其间,藏剧演员逐渐脱离寺院,民间出现职业藏剧班和藏剧演出,藏剧从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二)传统藏剧艺术的特征
传统藏剧文本不同于西方经典戏剧样式,属于叙事性文体。演出采取三段式结构。第一部分“翁巴顿”,即藏戏净地开场。第二部分“雄”,即正剧。在这一部分,先由戏师(叙事者)用快板韵白介绍故事情节、地点、环境、人物造型等,然后角色上场;演出不分场、幕,叙事者和伴唱伴舞起着形同分场分幕的作用。第三部分“扎西结”,即吉祥结尾。传统藏剧的三段式结构体现了藏民族对天地万物的感激之情、敬畏之心。
传统藏剧的现场演出形式,呈现为环形广场式。广场中央放置唐东杰布唐卡或塑像,以示尊师重道。全体演员,无论是否扮演剧中角色,全部出场围成半圈,轮到自己角色时即出列表演,其余时间参加伴唱和伴舞。演出时间长则三天三夜,短则一天。
藏剧演员的服装,在表演时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演员一般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乐器通常只有打击乐——一鼓一钹,演奏鼓钹点子为歌舞伴奏。藏剧演唱一般为清唱,唱腔很多,大致分为表现欢乐的长调,藏语称“觉仁”;表现痛苦忧愁的悲调,藏语称“觉鲁”;表现叙述的短调,藏语称“*统”等。
二、藏剧现代化的经验与反思年西藏民主改革后,藏剧艺术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年,在前身为拉萨市*府管理觉木隆戏班基础上成立藏剧团,隶属西藏歌舞剧团;年,撤销西藏歌舞剧团建制,单独成立西藏藏剧团。上世纪60年代,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导下,剧团对传统藏剧剧目进行发掘整理改编,先后整理改编演出了“八大藏戏”中的《文成公主》《卓娃桑姆》《诺桑法王》《朗萨雯波》四个完整剧目,以及《白玛文巴》《苏吉尼玛》两个剧目的片段。同时,探索现实题材创作,先后编创了《解放*的恩情》《幸福证》《农牧交换》《渔夫班登》《血肉情谊》《阿爸走错了路》《英雄占堆》《炉火重生》等一批中小型现代戏——这些作品在艺术表现上吸收了其他戏剧样式的手法,有的在传统唱腔基础上编创新调。改革开放以后,进一步在继承与创新上探索,再次改编上演了部分大型传统剧目,新创大型历史剧《唐东杰布》《八思巴》、现实题材剧目《朵雄的春天》(后更名为《六弦情缘》)《金色家园》等。同时,剧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藏剧表演和创作人才。
作为国家专业院团,西藏藏剧团负有传承和革新民族文化的使命,承担着服务西藏观众、下乡惠民演出和对外交流多重演出任务,不断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民族传统艺术形式,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在近60年的创作实践探索中,以西藏藏剧团为主导对藏剧内容和形式上的现代化改革,可成为民族艺术继承创新的代表性一例,对其特点和经验进行考察具有重要价值。
(一)专业院团对传统藏剧艺术的现代化革新
1.从广场艺术到剧场艺术
对传统藏剧艺术形式、演剧形式的改革,主要是实现藏剧的舞台化,使以往露天表演的广场式艺术走进剧场,将以往演出几天的戏剧浓缩为2-3小时的剧场作品。在这一过程中,藏剧经历了从仪式和风俗性表演向近现代作品概念的转变,并试图将藏剧“提升”为可与其他剧种同等视之的剧场艺术,从而服务于现代意识、现代城乡生活和现代观众审美习惯。
(1)将传统藏剧的叙事性文体改造为近现代情节剧模式。包括引入情节戏剧的编剧法,从传统藏剧故事中提炼集中的戏剧冲突,塑造统一、典型的人物形象。自上世纪60年代采取这一做法,受制于当时对戏剧(包括话剧)的认知。对现实主义的强调,一定程度使文本中心和情节剧化长时间占据主流戏剧地位。
(2)引进现代舞台手段与技术。一是引进导演制度,加强舞台创作的构思与统筹。二是引入舞美、灯光、服化、音乐等现代剧场艺术元素及分工。受历史上的戏剧观念及当代剧场景观化趋势的影响,传统无实物表演的藏剧与其他戏曲剧种一道经历了舞台物质化的发展倾向,如增加写实布景、用声光电技术模拟自然声音等。
(3)与上述相应,引入化妆,代替大部分面具表演,同时改变了传统藏剧没有神情表演的传统。
(4)音乐创作上,重视唱腔设计创新。引入鼓钹以外的弦乐、管乐等乐器,丰富伴奏音乐的色彩,增强音乐表现力。
2.思想观念的转变——去宗教化
在西藏传统*教合一的社会形态中,传统藏剧的宗教训喻色彩浓重,有些直接是宗教教义的演绎,但也都包含情感、风俗、历史等世俗内容。对传统藏剧的整理改编,采取了去宗教化的倾向,着力挖掘传统剧目中的世俗内容,突出了美善与丑恶的斗争。题材方面,传统藏剧题材包括佛经故事、民间故事和历史题材,但没有现实题材,新创藏剧大大拓展了现实题材领域。有专家指出,专业院团改编和新创剧目,往往带有“国家叙事”的重大主题倾向,通过挖掘藏剧蕴含的文化记忆和历史叙述,熔铸中华民族精神,努力使藏剧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载体。
3.跨地域交流、跨文化戏剧及藏剧的媒介拓展
藏剧的现代化革新,使其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成为可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藏剧艺术在多方面、多向度上融入文化交流大趋势,同时也促成了对自身传统及现代化经验的审视。
(1)跨地域交流。一是组织跨省的艺术交流。年,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曾历时三个月赴四川、青海、甘肃巡演,行程一万多公里,演出52场,观众达到了17万两千多人次。时隔30余年的年,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下,西藏藏剧团组织80余人演出团队携经典剧目《朗萨雯波》赴青海、甘肃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巡演。二是历史上曾资助青年藏剧人才赴内地艺术院校学习进修。三是西藏藏剧团多次应邀赴美、日、法等国演出。
(2)跨文化戏剧创作探索。年,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推出京、藏合演剧目《文成公主》,在藏剧表演中引入其他剧种(京剧)元素,剧中松赞干布的唱腔以藏剧乐器伴奏为主,辅以京剧乐队;文成公主的唱腔以京剧乐队伴奏为主,辅以藏剧音乐元素。年,在北京繁星戏剧村举办的第一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上,西藏藏剧团出品、改编自普契尼同名歌剧的小剧场实验藏剧《图兰朵》亮相。该剧保留藏剧程式开场,在使用藏剧唱腔的同时,尝试了秦腔与藏剧的融合。
(3)藏剧艺术的媒介拓展。年,西藏藏剧团与西藏电视台联合摄制了由传统剧目改编的电视剧《朗萨雯波》。近年,“八大藏戏”舞台数字化工程有序推进,已完成3部。藏剧《六弦情缘》《卓娃桑姆》《诺桑王子》登录CCTV戏曲频道,面向全国观众展播。
(二)藏剧现代化的实践反思
专业院团的创作实践,使传统藏剧走入剧场,将古老的、略显粗糙的广场艺术形态,迅速提升为现代的剧场性演剧样式,在内容、思想等方面反映时代精神,适应新社会文化建设需要。但也有不少专家提出了忧虑和反思,认为应对藏剧现代化历程的得失进行认真梳理总结。
1.关于藏剧创作创新中传统艺术特色有所丧失的问题
在讨论专业院团主导的藏剧艺术革新时,遇到的问题与其他传统戏曲剧种类似,往往围绕是否过激、是否保守进行辨析。有专家指出,近年对国家标准、舞台精品的跟风追求,在提高剧目制作水平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剧种失去自身个性。究其根本,问题可归结为:
(1)对藏剧艺术本体认识不够,有必要对传统藏剧文体特征、结构特点,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包括其背后蕴含的思想价值做进一步研究,萃取精华。
(2)藏剧创作者应对已经借鉴的外来戏剧观念、戏剧形式——如经典情节剧样式、现代戏剧、当代剧场美学等有更清晰、深入的理解,避免盲目借鉴;在与外部经验的比对中,加深对藏剧艺术本体的自觉。
(3)关于创新,即面对现代题材、现代内容,如何在不失本体特色的情况下进行艺术创新,需要具体研究探讨。
(4)革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与广大藏族人民观看藏剧的审美期待、文化认同存在差异。需进一步探究如何吸收和转化传统文化艺术(包括宗教性内容)中的思想价值,在现代反思、现实观照的视角下使其重新焕发光彩。
(5)专业院团对民间藏剧各流派的研究、学习、归纳有待加强。与西藏以外藏区、藏剧团体的交流比较少。
2.关于专业院团的藏剧艺术人才传承问题
(1)未形成有阶梯性的藏剧艺术专业教育,从中专类艺术教育到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都较欠缺。仅西藏大学本科设置了藏戏班,但招来的生源却难以符合学科培养和剧团实践需要。
(2)目前的藏戏人才教育大多指向演员培养,对其他门类创作者和其他行当有所忽视。演员之外,完整的藏剧表演行当尚有“五支”:道白人、乐器人、服装人、嬉笑人、说唱人。藏剧艺术传承创新亟须各类专业人才,藏剧艺术教育体系有待完善。
三、当下藏剧艺术的民间生态历史上,民间藏剧班社演出十分活跃。无论雪顿节的官方支差演出,还是地方*府、寺院或达官贵人的府邸演出以及民间募捐性演出,民间班社都是藏剧表演团体的中坚力量。改革开放以后,民间班社演剧活动得以复兴,同时随着民营经济的壮大,部分民间藏剧演出团体探索公司化经营方式。年雪顿节恢复,进入21世纪,国家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这两个时间节点成为促进民间藏剧繁荣发展的标志。据统计,当前活跃于西藏城乡的藏剧表演团体有个,其中国营剧团1个,民营剧团7个,民间班社个。在不同历史时期,民间藏剧团体对于藏剧艺术各流派、风格和剧目的发展创造、延续丰富的藏剧艺术生态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藏剧民间生态的现状和特点
1.民间班社组织和演剧的基本情况
当前,藏剧民间班社大部分保留传统组织形态和演出方式。这些戏班散落于广大农村,戏班成员基本来自本村,因家族传承或个人喜好等原因加入,平时以务农为主,个别有外出做生意、打工等情况。剧目传承延续口传身授的方式,演员没有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演出范围大致限于本村或附近村镇。演出场地通常为村中空旷广场、打麦场或草坪。表演以清唱及鼓、钹伴奏为主。演出时间集中于藏历新年和望果节等民俗节庆之际。戏班平时没有固定的排练时间和排练地点,一年中难得有几次演出,往往临时召集,突击排练几天,然后演出几场,收入微薄。
尽管多数戏班的存在只是基于民俗的延续,起到维持民间文娱生活的功能,也有不少班社组织者,身负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进行有效管理,积极提高艺术水平,赢得较广泛的声誉和较好的生存条件。以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玛乡措麦村戏班为例。该戏班早在19世纪就有参加雪顿节表演的档案记录,上世纪60年代兼演白面具和蓝面具两种表演风格;年,团长尼玛邀请戏师并组织村民20余人重建戏班,恢复该村藏历新年和望果节演出习俗;后经不断拜师学习,现已掌握“八大藏戏”中的六部,自年起每年参加哲蚌寺雪顿节演出。每年望果节演出旺季,从藏历6月中下旬开始,至藏历7月下旬(公历7月至8月),在约一个半月时间中,措麦戏班的演出场次达到40—50场,演出地点除堆龙德庆区辖各乡、村,还被邀请远赴林周、尼木等县,最远曾到达山南地区洛扎县卡曲寺演出。近年,措麦戏班还接受*府采购的送戏下乡演出安排,年均演出50余场。
2.民营剧团经营发展案例
以公司化模式开展商业运营的民营藏剧团目前有7个,主要集中在拉萨市。以发展较好、形成规模的拉萨市城关区娘热民间艺术团为例,对其经营状况做一简要考察。
该剧团组建于年,起初是由乡民自发组织的藏戏队,曾因演出少、经费及服装道具缺乏加之老戏师病重等原因濒临解散。其事业上升期得自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拉萨旅游市场的升温,剧团开始接受市内宾馆、饭店、旅行社的演出订单,为游客演出。年搭建团址和排练场所,年将平房再行扩展为两层楼房,除供剧团排练外还部分用于出租、招待所等经营,开始了“以企养团”模式。新世纪以来,剧团聘请国家级觉木隆传承人,重排原有剧目,增加新剧目,成为西藏有史以来第一个能上演全部“八大藏戏”的剧团。经过30余年努力,娘热艺术团从自娱性民间班社发展为民营企业,从望果节节庆演出发展为常态化演出,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和自治区奖项。目前艺术团每年演出近场(包括承接婚庆、店庆等演出),演职人员年收入约4万元。
(二)民间藏剧传承发展存在的困境和问题
当前,从剧种普查数据来看,西藏的民间藏剧团体有一定规模,但实际来看,只在节日和旺季演出的季节性、临时性剧团较多。藏剧生态依然脆弱,民间藏剧艺术可持续的传承发展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1.由于乡村节庆演出收入微薄,多数季节性、临时性藏剧班社成员,都要从事务农、做生意、打工等正职,而一些外出谋生的年轻人不再返回,戏班成员不稳定,青年人才流失严重。
2.“非遗”保护项目的补助资金不足以为维持剧团及艺人生存和常态化演出,对剧团生存杯水车薪。年,藏剧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前后,西藏自治区藏剧民间班社不到50个,至年全国戏曲剧种普查时,增至个,可以认为,“非遗”保护项目的资助对民间班社数量增长起到鼓励作用,但不足以为维持剧团及艺人生存和常态化演出。
3.民间藏剧所依存的民族传统风俗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呈现消亡趋势。民间藏剧依赖人的活态传承,口传身授的基础是语言环境。藏语教育环境的弱化,从长远来看,将导致藏剧传承面临危机。
4.部分偏远地区的藏剧流派、风格面临濒危状况。
四、关于推动藏剧艺术持续传承创新的几点意见1.加强藏剧理论研究,在深刻把握藏剧艺术本体基础上,探索创新道路,充分发挥戏剧理论对剧种发展的导航仪作用。加强理论、创作、表演在课题研究上的协作。深入挖掘传统叙事(包括宗教题材)中的当代思想价值。
2.在创作、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专业院团与民间剧团、戏班的联系。一方面加强对民间传承传统藏剧各流派、风格的研究,不断从民间汲取营养;一方面帮扶提升民间藏剧演出水平。
3.支持青年创作者创作创新,鼓励青年创作者通过创演小型实验性藏剧,探索传统价值的当代转化、民族形式的当下表达。
4.推动相关*府部门、院校加大对藏剧艺术专业教育的